俄军投入4个旅猛攻红军城。
当俄军4个主力旅的装甲履带碾过顿涅茨克平原的寒霜,红军城这场持续18个月的拉锯战,终于迎来最致命的围猎时刻。最新战场态势显示,俄军摩步第60旅、海军陆战队第40旅与155旅及摩步第77旅组成突击集群,正从城北撕开防线,三面合围的钢铁口袋仅剩7.5公里缺口,这座乌军死守400余天的战略要塞已濒临绝境。
俄军此次增兵绝非盲目的兵力堆砌,而是精准打击乌军软肋的战术升级。此前16万俄军虽长期围困,却因两个集团军作战区域重叠陷入指挥混乱。如今4个精锐旅集中北翼突击,配合第51集团军正面牵制,形成"正面佯攻+侧翼破防"的经典围歼布局。其中海军陆战队第155旅曾参与马里乌波尔攻坚战,擅长城市巷战;摩步第77旅则是经历过巴赫穆特血战的老牌劲旅,配备最新T-90M主战坦克,单日推进速度已达300米,较年初提升近3倍。
面对绞杀,乌军6万守军正用血肉之躯填补防线裂缝。尽管构建了三层防御网,依托矿山、树林与数百座地下室形成立体工事,但核心困境已暴露无遗:北线罗金斯科镇失守后,唯一补给通道沦为"死神十字路口",20余辆补给车遭无人机精准摧毁,前线士兵只能靠摩托车运送弹药,重演二战式的悲壮补给。更致命的是电子压制,俄军"驱虫剂-4"系统让星链终端频繁失联,即便北约援助的先进装备运抵,也因导航失灵沦为固定炮台。
战场细节早已揭示胜负天平的倾斜。在城西工业区,乌军第95空突旅残余兵力虽仍在地下室抵抗,但经数月消耗已遭毁灭性打击,新兵平均存活时间不足4天。俄军则祭出"地狱流水线"战术:"海鹰-10"无人机锁定目标,龙卷风火箭炮覆盖打击,坦克分队跟进突击,工兵快速架桥保障机动,这套组合拳让乌军火力点存活率骤降。电磁信号监测显示,城南核心堡垒区电台静默已超72小时,失守只是时间问题。
7.5公里的缺口背后,是俄乌双方战略博弈的缩影。对俄军而言,拿下这座连接顿巴斯多座堡垒的后勤枢纽,既能切断乌军东部补给,又能掌控关键焦煤矿,为后续进攻打开通路。对乌军而言,撤退则意味着防线彻底崩塌,死守又恐重蹈马里乌波尔覆辙,基辅总参谋部正面临库尔斯克战役般的艰难抉择。西方军援的效能天花板在此显现:即便豹2A7坦克抵达敖德萨,也难改制空权与制电磁权缺失的被动局面。
从夏季攻势的反复拉锯到深秋的三面合围,红军城的硝烟早已超越战术层面。当俄军4个精锐旅的最后攻势展开,当补给线彻底断绝的阴影笼罩阵地,这座城市的命运不仅关乎顿巴斯战局走向,更成为检验双方战争潜力的试金石。历史的钟摆再次晃动:在现代战争的钢铁绞杀与精准打击面前,再坚固的堡垒也难以抵挡战略资源与战术进化的双重碾压。
大时代资本-炒股配资找配资-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-炒股配资平台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