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四代住宅”“好房子标准”……这些都是当下新房市场销售经常使用的高频词。
今年,“好房子”首次被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明确要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 的“ 好房子”。
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“好房子”?各地有哪些好经验、好做法可以借鉴? 住建部 近日发布第一批“好房子”建设经验做法,涵盖出台推动政策、加强技术支撑、打造示范样板、强化科技赋能、优化物业服务和健全产业体系等六个方面。
从 住建部 公布的清单来看,各地围绕政策引导、技术支撑、科技赋能、优化服务等,因地制宜开展了差异化、多元化的探索与实践,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、具备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。
在政策引导方面,山西省、福建省、甘肃省等加强部门统筹,明确推动“好房子”建设的重点工作和责任部门,加强政策、土地、金融、财税要素支撑,集聚优势资源,协同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。
山东对建设、购买“好房子”给予金融、财政政策支持,将高品质住宅项目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,鼓励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、项目通过开辟绿色通道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、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等方式给予支持。
另外,在加强技术支撑方面,江苏、浙江等地针对新建住房品质提升和改善发布技术导则。湖北发布老房子改造成“好房子”的技术指引。
在加强科技赋能方面,广东、江西、河南围绕“好房子”建设开展科技攻关。江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住宅隔声、房屋渗水、墙面空鼓等常见问题,共立项课题62项,大力推动“好房子”科技攻关。河南围绕住房品质提升、工程质量安全等开展科技计划项目征集,立项12个住房品质提升相关课题。
在健全产业体系方面,山东加强产业联动,成立高品质住宅创新研究中心,为“好房子”建设持续提供智力支撑。北京以内装工业化、结构产业化、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为核心内容,在新建保障性住房中率先实现住宅产业化、绿色建筑行动“两个100%”全覆盖。
大时代资本-炒股配资找配资-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-炒股配资平台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